主頁 > 知識庫 > 商標混淆的主觀意圖與證據(jù)

商標混淆的主觀意圖與證據(jù)

熱門標簽:新科極限運動場所地圖標注點 大眾點評便利店地圖標注 折頁地圖標注 外呼系統(tǒng)需要手機號碼 外呼系統(tǒng)彈屏太多怎么處理 電銷智能機器人怎樣省錢 濟寧電話外呼系統(tǒng) 隨州外呼系統(tǒng)運營商 電話機器人15 河北迅鴿
(一)被告的主觀意圖
在美國商標保護的前期,被告的主觀故意曾經被作為認定不正當競爭法是否存在混淆可能性相關,被告在主觀上是否具有侵權的故意只是確定混淆可能性是否存在的相關因素。被告的主觀意圖與混淆可能性的相關性表現(xiàn)在三個層次:(1)意圖與混淆分別屬于不同主體(被告和消費者)的心理狀態(tài),二者之間并無內在邏輯關系。被告的意圖通常對消費者是否發(fā)生混淆不產生影響,因此被告不得以善意作為不侵權的抗辯理由。(2)如果被告具有這種意圖,法院將更傾向于認定混淆可能性的存在。(3)侵權認定的關鍵在于混淆可能性的存在與否,即使被告具有侵權的故意,但如果客觀上并未造成混淆或不存在此可能性,仍將不能認定侵權。
換言之,即使被告不存在主觀故意,但只要客觀上存在混淆可能性,也會被法院認定侵權成立。當然,這并不意味著被告的主觀意圖沒有任何價值了,其價值體現(xiàn)在:法院認定侵權之后,被告的主觀意圖可能會對法確定救濟方式,如禁令的形式和范圍、損害賠償金、懲罰性賠償?shù)犬a生影響。
(二)實際混淆證據(jù)
美國法院并不要求原告提供實際混淆證據(jù)作為獲得救濟的前提,理由是:(1)商標侵權訴訟具有預防功能,因為“一個人可以獲得預防性的救濟,而不必等待威脅性的傷害變成現(xiàn)實”。在被控侵權人剛開始被控侵權行為,或者在即發(fā)侵權行為的情形下,市場上很少發(fā)生甚至沒有發(fā)生實際混淆。如果將實際混淆證據(jù)規(guī)定為救濟的前置條件,商標侵權訴訟的預防功能就將落空。(2)即使存在實際混淆,實際混淆證據(jù)也往往難以獲得。方面,消費者即使發(fā)生了混淆,也可能根本沒有意識到被混淆;另一方面,消費者即使意識到了混淆,通常也不會向相關權利人通報。所以,“根據(jù)《蘭海姆法》,原告不需要證明存在實際混淆即可獲得勝訴,這是個黑體字法( black letter law),因為實際混淆很難證明,法律要求的僅是對來源發(fā)主混淆的可能性”。
但是,實際混淆在證據(jù)上具有較為重要的意義。一些法院認為實際淆具有決定性的證據(jù)作用,“即使缺少其他證據(jù),實際混淆被證明很可能就需要做出混淆可能性的認定”。然而,大多數(shù)法院雖然承認實際混淆是強有力的甚至是最好的證據(jù),但并不認為它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對于原告提交的實際混淆證據(jù),法院還需要從兩個方面進一步加以分析:(1)混淆是否是由于商標的使用所導致的。造成混淆的原因很多,比如生產地址、廠商名稱的雷同等都可能導致混淆,對實際混淆證據(jù)不加甄別地使用可能是不恰當?shù)?(2)要將實際混淆證據(jù)數(shù)量與消費群體的總量加以比較。很少數(shù)量的實際混淆證據(jù)可能被認為是不重要的,或者是法律不以為意的屑事”,僅憑數(shù)量稀少的實際混淆證據(jù)就認定侵權成立可能是有失公允的。

標簽:天津 廊坊 河南 松原 駐馬店 綿陽 德陽 德陽

巨人網絡通訊聲明:本文標題《商標混淆的主觀意圖與證據(jù)》,本文關鍵詞  商標,混淆,的,主觀,意圖,;如發(fā)現(xiàn)本文內容存在版權問題,煩請?zhí)峁┫嚓P信息告之我們,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本站內容系統(tǒng)采集于網絡,涉及言論、版權與本站無關。
  • 相關文章
  • 下面列出與本文章《商標混淆的主觀意圖與證據(jù)》相關的同類信息!
  • 本頁收集關于商標混淆的主觀意圖與證據(jù)的相關信息資訊供網民參考!
  • 推薦文章